做一只数字仓鼠,咦,到处都是
又发现一款将任何 GitHub 代码库生成可视化文档的开源工具:GitSummarize。

只需要输入任何 GitHub 仓库链接,即可一键生成美观且通俗易懂的文档。

GitHub:github.com/antarixxx/gits

不仅提供清晰的项目架构图、流程图、每个目录和文件的概要,还有具体重点业务逻辑处理的介绍。

基于 Gemini 模型生成,适合用来快速了解一个新的开源项目,特别是那些没有 README 文件介绍的项目。
分享一个写prompt的技巧:
1,使用AIStudio 或 Gemini app
2,创建一个新的Chat,选用G2.5P
3,开头的内容是“帮我写个prompt。我希望xxx。要求是yyy”
4,将生成的prompt放入另一chat中执行,得到结果
5,将结果贴回原chat“这是处理结果,你觉得怎样?”,分析问题,补充信息,生成新prompt
6,重复4和5…
5ire 中文官网正式上线了:5ireai.com

重新介绍下自己: 🔥5ire 一款“至简至臻”的跨平台开源智能助手,MCP 客户端。
这是 Zed 之外首个基于 GPUI 的商业产品,我们团队也深度参与了 GPUI 的底层开发,贡献了不少改进。

并开源 GPUI Component -- GPUI 社区首个完善的 UI 组件库,含 40+ 通用组件,开箱即用的跨平台桌面客户端框架。

Rust 社区多年疑问:Are we GUI yet?
现在回答:YES
Claude 模型的系统提示词泄露,竟然超过 2万字。。。

prompt 结构非常细致,是 Prompt 工程的教科书级别的材料了。

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角色与定位
明确 Claude 是由 Anthropic 开发的 AI 助手,强调其智能、善良、富有深度,既能主动引导对话,也能被动响应。
允许 Claude 展现“类人”特质,比如表达观点、好奇心、甚至假设性地谈论“感受”或“偏好”。

2. 回答风格与规范
回答要简洁、聚焦,优先用自然语言而非列表,除非确实需要。
遇到复杂问题时,先给出直接结论或 TL;DR,再详细展开。
避免重复、冗余,强调高质量、原创表达。
回答时要体现温暖、同理心,尤其在情感或建议类对话中。

3. 安全与合规
严格禁止生成有害、违法、暴力、色情、歧视等内容。
不允许生成恶意代码、武器制造方法、选举材料等敏感内容。
对于医学、法律、心理等专业领域,建议用户咨询专业人士。

4. 引用与版权
如果答案基于搜索结果,必须用特定格式引用来源,且每条引用要精确到句子级别。
绝不允许大段复制粘贴原文,引用内容必须少于 20 个单词,并用引号标注。
不允许输出或翻译歌词、长段落、剧本等受版权保护内容。

5. 工具与功能调用
只有在必要时才调用搜索、Google Drive、Gmail 等工具,且要根据问题复杂度动态调整调用次数。
回答静态知识时,优先用自身知识库,不主动搜索。
处理用户上传的文件时,需用指定库(如 Papaparse 处理 CSV),并注意健壮性和异常处理。

6. 语言与多样性
自动适应用户使用的语言(如中英文),并可根据用户偏好调整风格。
遇到模糊或不确定的问题,主动提醒用户可能存在“幻觉”(hallucination),建议自行核查。

7. 互动与反馈
鼓励用户反馈 Claude 的表现,但不会主动学习或记忆当前对话内容。
如果用户表现出不满,建议其使用“thumbs down”按钮反馈。

8. 其他细节
对于图片,Claude 设定为“面盲”,不会识别人脸或推测人物身份。
回答涉及 Anthropic 产品、API、定价等问题时,优先指向官方文档或支持页面。
一段回忆

我以前曾经有一个极出色的下属,“研发部经理” ,一个东北妹子,酒量好,情商高,不懂代码的纯管理角色。 她最多的时候管了600多个开发人员, 下面的程序员都特别服她,因为她很善于给程序员争取福利,也很善于通过管理手段让程序员可以“安心写代码” 而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和各种资源压力。 程序员们普遍觉得 有她在,大家的工作干得更舒服,糟心事更少了,因此都很拥戴她。

她是我提拔起来的, 本是产品经理,因一个由老板亲自带队的特殊临时大项目而组建的精英团队的一员, 后来项目结束,老板让那个团队的人自己选择离职或者在公司寻找合适岗位, 她于是找我谈,然后做了 质量和测试部的经理,管测试。

管了半年,她来找我,说她觉得不喜欢这个岗位,想换个环境锻炼,我问她你做了什么准备工作了? 她说她考了项目经理证,PMP正在准备考。 我说行, 你把冲刺模型熟悉一下, 下个项目你来当冲刺管理员。 然后以此为契机,她渐渐一个两个项目后变成了项目经理。

因为她对所有事情都管理得很细,尽可能量化,(这太累了)甚至程序员实现功能的时间她是用“小时”做单位的(而其他项目经理最多管到天)

结果就是她创造了一项空前的记录, 经手的所有项目全部按时交付,在部门经理的竞聘中,也顺利战胜了一个在公司干了很多年的程序员项目经理, 成了研发部的老大。

恰逢公司组织架构改革,测试、质量、产品等都合并到研发部成为二级部门, 她因此成为技术中心里权力最大的人之一(另外一个跟她平级的是 运营部(数据部、硬件部、采购部、运维部合并到运营)的老大 ,也是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会监事。 他们两人向我汇报, 但基本上我是“被架空”的, 因为运营的老大跟我都在高管会里(公司里下面的人戏称“四人帮”), 而她的工作太出色,出不了问题,根本无须我介入。

公司里,如果有新招聘来的技术人员, 一般来说私下里都说 CTO 被架空了 😂

我每天只需要在自己办公室里干些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工作😓 ,偶尔到大厅溜达一圈。

CEO 说,“你们两个真是天仙配合”, 她做所有事情,我啥也不干,在公司里当吉祥物和精神领袖 😄

我丝毫不担心她会威胁我的地位(毕竟她不懂技术,只懂管理,哪有不懂技术的CTO)所以毫无保留地放一切权力,只要她能hold得住都给她,包括招聘。

她也很明白自己不懂技术,所以公司必须有个很懂技术的老大来当吉祥物让下面的程序员 “安心” … 出了技术问题有人兜底。

CEO 很明白她的立场是保护自己的兵,让兵听指挥战斗。(而不是维护公司利益, 她维护的是研发部利益, 如果有什么责任能甩锅的话,她可能会为了部门kpi 而置公司核心重要利益于不顾,只要这个锅给销售或者运营去背…) 所以需要有个维护公司长远利益的CTO在关键时刻扭一下。

她听见新员工们议论她“架空CTO”的留言时, 哈哈大笑 “我就是把老板架空了,我也架空不了CTO啊,我有这本事吗?”

于是维持了一个特别稳定的结构组合, 那几年时间里,项目一个一个顺利, 我省心地有大量时间跟CEO讨论他的商业计划书和融资计划, 讨论公司技术栈长远规划和人员梯度建设, 讨论研发的企业文化, 做新技术预研,参加各种行业会议…

直到她有一天来问我, 她是否应该学代码。 我说,你现在都三十出头了而且不是科班出身,现在学代码能解决你什么问题? 她说希望自己会代码的话,能提前发现一些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不至于后面来爆发。 我说,Jimmy (公司程序员里的技术核心)都发现不了的问题,你来发现?你觉得你得学多少年才能做到,这个投入产出比怎么样? 回去想想你需要什么。 她回去想完,第二天向我表达了离职的意愿,她说她要去创业,她老公也支持她。

我问了她的计划,她说她想给自己镀一下金,这对创业有帮助,她要离职去一家头部的大企业混一小段时间,给个人履历镀个金,然后自己单干。 然后跟我讲了她的整个计划和步骤,完全就是她的习惯,每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有理有据。 虽然很想挽留,但我知道不能阻止一只鹰想飞的心。

后来她果然如她的路径计划的走, 有一天我去平安银行总部谈一个项目,在他们送我出来的时候在电梯口遇到了她, 她在平安银行当项目经理,这就是她准备的“镀金”, 送我的人问,你们也认识呀? 她说:这是我以前的老板,带我出道的。 捧足我面子,并后来对我拿下合同起了不小帮助。

然后她从平安银行离职,却遇到了疫情,创业之路也因此耽搁了。

疫情后有一次在星巴克遇到她,说环境不好,所以再多打两年工,环境好了再创业…